
一、本土企业的急迫需求与发展抉择
千金药业是株洲市重点本土老牌企业、国有控股企业。本次项目为预留地扩建项目,用地面积2868㎡,总投资1.5亿元。企业因发展需要及业务调整需新增生产线,原计划为降低固定资产投入,倾向于省外代工或直接购买成熟生产线。此举可能导致产业、就业和税收外流。
项目核心目标是参与2026年3月国家药品集采。为此,必须确保2025年5月开工、10月建设完成、12月底验收、2026年1月试生产、3月正式投产。
二、与时间赛跑的“不可能任务”
从首次接洽(2025年1月16日)到开工,需在不到5个月内完成:项目备案、报批报建、公开招投标、设计审图、施工建设准备等全流程。还有原始资料缺失,外省设计院对本地图纸要求及审图流程不熟悉,工艺施工图与土建施工图需结合审图,复杂度高,EPC公开招投标流程繁琐、耗时长,建设阶段需与招投标无缝衔接,最大限度保障施工时间。
三、专业引领、精准施策、全程护航,多措并举
面对“时间紧、任务重、要求高”的严峻挑战,项目服务局迅速响应,成立专班,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服务举措:
1.专业引领,精准铺排路径。基于专业审批知识及政策流程,为企业量身定制清晰、可行的全流程实施路径。制定了《项目倒排节点表》,该表精准规划了从报批、招投标、建设、验收到投产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和时间要求。
2.精细服务,确保“资料先行”。细节管控,从数据格式、签章要求、打印标准等微小细节,到文件模板、资料清单、时限要求、政策依据等关键环节,提供标准化指引。至少提前1周主动提醒企业下一步办理事项,并同步提供所需资料清单、模板及注意事项,确保每一步骤准备充分,杜绝因资料问题延误。
3.动态调度,节点刚性落实。建立“月计划、周调度、日跟进”节点管控机制。将《倒排节点表》作为政企双方共同遵循的“君子协定”,明确责任,谁延误、谁负责,确保节点刚性执行。
四、高效落地与多重收获
1.速度创纪录。从2025年1月16日首次接洽到2025年9月实现开工到主体封顶,历时仅8个月,跑出了项目审批建设的“高新速度”。
2.节点高契合。自2月节点铺排至9月主体建成,实际办理时间与倒排节点计划高度吻合,执行力得到充分验证。
3.企业信心倍增。高效精准的服务极大增强了企业信心,让企业“悬着的心放下了大半”,坚定了在本地发展的决心。
4.留住“金凤凰”。成功避免了像千金药业这样本土优质产业的外流,留住了千金药业新增生产线带来的10亿年产值、20余个就业岗位和1500万的可观税收。
5.营商环境“硬核”彰显。以专业能力、专注态度和践诺精神,将服务转化为区域营商环境的“硬核”竞争力。
五、用心用情,打造服务软实力
千金药业项目的成功实践,是服务本土企业孵化裂变、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。其核心启示在于:
1.主动担当是前提。积极响应领导指示和企业诉求,将留住本土优质产业视为己任。
2.专业精准是核心。依靠专业知识和经验,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和精准的路径规划是高效推进的基础。
3.精细服务是关键。从大处着眼,从小处着手,前置服务、细节把控是保障流程顺畅的“润滑剂”。
4.契约精神是保障。以“君子协定”明确责任,月计划、周调度、日跟进的刚性执行机制是节点落地的关键。
5.政企同心是根本。建立互信、目标一致、责任共担的协作关系,是克服一切困难、实现“加速度”的基石。
千金药业扩建项目的快速落地,不仅是一个项目的成功,更是高新区(天元区)用心用情服务企业、以“软实力”打造发展“硬环境”的典范。我们将持续精进服务,将每一个项目的成功经验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持久动力,吸引更多投资商扎根这片热土,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
责编:张锦峰
一审:陶戈飞
二审:殷耀光
三审:吴丹
来源:株洲高新区(天元区)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