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雨水之后,万物萌动,春天已经在路上。马路上的私家车渐渐多了起来,安静的园区又响起了机器轰鸣的声音,写字楼里有了晚上加班的灯光和敲击键盘声响春回。三湘大地,生机勃勃!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恢复产能,抢占广阔市场……
近日随着企业陆续复工,“复工率”一时成了衡量各地经济社会秩序恢复情况的风向标。应对“复工潮”,湖南各大园区正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企业复工复产,疫情防控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“两手抓、两不误、两促进”,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。
连日来,早上8时许,株洲高新区各个复工企业的大门口已是“严阵以待”,佩戴口罩、体温测量、手部消毒、信息登记等工作,是进门必经程序。一些有条件的企业,检查人员还穿上了工业隔离服,手持体温枪,喷洒消毒液,不给病毒“可乘之机”。
“打好防疫战,首先要保障‘弹药’。”据株洲高新区产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截至2月27日,园区175家规模工业企业(剔除3家因退规和停产企业)已有168家工业企业复工,规模企业复工率达96%。园区提前采购、多方调度,目前已分批次向园区企业提供了42万多只口罩、2000多桶消毒液、300余把体温枪等防疫物资。其中绝大部分为免费发放,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后的人员安全。
其次是把好企业人员防疫筛查的关口。目前,株洲高新区已对辖区2万多名企业复工人员进行摸排筛查、登记在册,并且“持续追踪、每日更新”,确保“不留死角、不落一户、不漏一人”。对湖北籍或疫区返回人员进行临时隔离观察,或暂缓返岗;对非疫区外地回来的、身体无异状人员,以自费自愿、政府补贴的形式,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。
指导复工企业“作战”。企业复工复产前必须落实“七个必须”,复工复产后必须做到“五个严禁”。2月12日以来,株洲高新区(天元区)225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在接受防疫知识培训后,作为联络员陆续进驻企业,“一对一”指导企业复工复产,帮扶企业做好防疫防控。如,人员进门检查、消毒是否到位,员工用餐是否分餐,办公、生产、食堂等区域是否按时消毒,所有员工在生产、办公区域是否全程佩戴口罩等。一旦有人员出现异常情况,卫健部门需在半个小时内上门检查。
责编:张弥郁
来源:株洲高新区(天元区)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